1月7日晚8时,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这是党的二十大后首部反腐电视专题片。该片共分为《第二个答案》《政治监督》《铁规矩硬杠杠》《永远在路上》四个主题,一经播出引发热议,为刚刚步入2023年的电视荧屏送上一部现象级的专题节目。
变概念化叙事为具象化涉案人物故事,反腐题材的“降维化”创作。传统弘扬主旋律电视节目往往采用宏大叙事,多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政治博弈、社会变迁等角度出发进行意识形态生产。为了建构政治意图,这种专题片往往过分强调传播者在场的主体地位,依托画面加解说的灌输方式,用抽象的概念解读抽象概念,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概念化叙事的刻板化印象,由此营造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隔离感,致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弘扬主旋律电视节目不仅要有意义,更要做到有意思,于有意思中承载有意义,如此方能实现价值观传播的有效触达。以互联网为操作系统的融媒时代,媒介产品必须善于将硬性主题进行软化处理,才可以实现宏大主题的可读性和观赏性。《永远吹冲锋号》在创作实践中就采用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选择具象的个体故事最终达到了创作降维、主题升维的传播效果。
在四集内容中,创作者遵循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和情节细节化的叙事逻辑,抽丝剥茧地析清腐败分子隐秘的利益输送链条、剖析了其堕落背后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给民众以巨大的心理震撼。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永远吹冲锋号》为观众带来了戏剧般的观赏体验,全网不仅收获了叫好又叫座的反馈,而且在新媒体端的二次传播也极其活跃。
以案说法,纪检干部专业解读加深观众对案件的理解。在四集节目中,每集选取三个腐败案例,先后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和干部群众100多人,生动讲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故事。
节目案例选择拒绝同质化,注重兼顾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别的贪腐类型,覆盖了不同职务等级与职能单位的表现对象。无论是身居要位的高级干部还是百姓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如第四集《永远在路上》,通过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委甘荣坤、山西省联社资金营运中心原主任史琴芬以及安徽省泗县拆迁事务六所的所长王红卫,副所长张松、马成齐,档案管理员端晓伟等违法违纪的调查和处理,透视反腐无禁区、反腐无例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坚强决心和力度。
与此同时先后出镜接受采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涵盖不同层级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由于他们是受理案件的直接参与者,来自于办案一线,分析案例头头是道,讲述有料有趣,有厚度有深度。面对观众,他们不仅解读案件的来龙去脉和落马分子腐化的心路历程,而且还逐条分析每一个涉案人员触碰到的党纪国法,体现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熟练、理论水平高超的精神风貌。
钟纪轩,是中央纪委宣传部的笔名,曾作为总策划的署名创作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和《零容忍》等反腐题材的专题片。这些像李永红一样走向镜头前的“钟纪轩”,不仅擦亮了“钟纪轩”这张名片,而且他们专业化的表达也向全社会展示了纪检监察干部过硬的理想信念和本领,是一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的反腐铁军。
“影像力”的视觉化创意表达,使得硬主题变得可感可知。“影像力”是指现代视听技术对于现实世界的捕捉和表现能力。为了增强表现能力,可以通过特定技术而生产出来的影像不再囿于对于真实的机械复制的特征,而是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符号和形态去营造一种皇冠比分网:真实的想象和景观。为了打造形象化的视听感知,创作者充分借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艰深晦涩的文件、概念和一大堆枯燥的数据,进行了创新性的表达,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影像的表达力。如在再现“得御系”在山西地方金融机构持股情况圈和债务重组后融资行社分布图时,创作者在山西地图上面使用了三维立体的展示形式,生动再现了“得御系”绑架的多家农信社基层分社和城商行以及不断增长的债务严峻形势。
转喻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经验,可以起到帮助人们理解的作用。反腐刻不容缓,一刻不能停,为了表达这样的主题要义,创作者打造“尺度”与“刻度”新的视觉语言,在介绍腐败案件人物个人信息时,就借用可视化的时间刻度尺这一意象,以“年”为单位展现官职升迁的变动过程和贪腐的时间跨度以及辐射范围。除了刻度尺,“国旗”“国徽”“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图示符号,这些符号并非简单地被移植在画面上,而是通过隐喻的功能,向世人昭示着党和国家反腐意志的“时刻在场”,起到严明党纪、荡涤灵魂的震慑效果。
当然,在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和渠道的供给也给用户带来了可观的内容选择,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短,在屏幕上“划走”的动作越来越快,深度阅读的耐心越来越低。为了满足用户的效率追求,提升内容的消费时长,《永远吹冲锋号》也尽量加快剪辑节奏,多使用运动镜头,穿插恰当的音乐,这些做法都助力这部片子的艺术化表达,由此实现跨圈层传播。
(文章发布于《文艺报》(2023年2月22日 4版)。作者牛慧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