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重要讲话

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712发布时间:2022-04-27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党委书记、校长 廖祥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用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自信,深刻回答教育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洞察古今、融通中外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总书记对立德树人的再次强调,对师德师能的深度诠释,对青年学生的谆谆寄语,以及对思政课建设的突出要求,进一步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推行的系列改革举措,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皇冠比分网:教育发展重要论述的积极深入贯彻和创造性落实。今天上午,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组织中心组全体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学院(研究院)院长,以及党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强调要紧紧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发展目标,聚焦“三个跨越”战略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大作为实现从创新驱动向创新图强的跃升,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王晓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赋予教师群体的光荣使命,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盼。作为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教师努力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  郭婧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高等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更为我们如何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奋斗中做好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必须守好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加强学习,成长为精通理论的“经师”、涵养德行的“人师”,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将提升育人能力自觉融入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中,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而奋发努力。青年思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要与时代变革同步、与国家发展同步、与学生成长同步,让高校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引领强国一代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学生把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作为自觉追求,主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青春之声讲好中国故事,以奋进之行与祖国发展同向同频。


校团委书记 朱传欣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呼唤中国青年扎根人民、胸怀世界,勇挑重担、展现担当。广大中传青年要以“弘道崇德、经世致用”为己任,不断增强植根中国大地做学问的自觉自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用传媒之志走好中国之路,用传媒之声讲好中国之理,用传媒之为助力中国之治。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刘东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皇冠比分网:始终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以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立德树人的模范人”为育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激励我们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为培养“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青年人才而努力。


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 付长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催人奋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努力建设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优秀教师队伍,矢志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 金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就“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对全国教育系统提出了时代之问。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情系国之大计,做熟谙业务的“经师”,做塑造品德的“人师”。高校教师应当是满腹“经”纶、仁者爱“人”的典范,展现高尚师德、投入真挚师爱。学院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保安全、抗疫情、促就业三项重点工作上再动员、再落实、再提高,进一步锻造教职工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做到身体力行、全心践行。


广告学院院长 赵新利

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国传媒大学在“十四五”规划、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校长致辞中,对世界变局和人类未来等“时代之问”进行了前瞻性回应。作为一名新闻传播领域学者和学院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聚焦总书记提出的时代之题,结合自身和所在学院教学科研实际创新开展工作,为解答时代之题贡献力量。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洪岩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并结合此前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看到了未来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青年学子应具有的身份定位——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七个“者”,无不强调了大学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方面的根本使命,唯有如此,才可以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郑苏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关键的同样是党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


图书馆馆长 龙小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图书馆调研时,就古籍保护利用、学术资源库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借助古籍文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我们拓展学术资源功能、服务人才培养,描绘了清晰路径。高校图书馆是赓续文脉、以文化人的殿堂。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才为己任,优化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强化学术资源建设共享,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引航。


教务处副处长 贺小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是所有高校确定未来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准则。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才培养中的落地和深化,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成果。未来,学校也将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领域全面发力。作为一名教务人,我将以“三个跨越”为目标,扎实做好教学服务和管理创新等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贡献绵薄之力。


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 程素琴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我捕捉到了“红色基因”和“中国特色”两个关键词。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我们持续深入学习“四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活“红色基因”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作为新闻传播学A+学科建设队伍中的一分子,要牢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责任和使命,勇做先锋队,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增强本领,勇毅前行,投入情感,传递温暖。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 姬德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做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提供了根本指引,也为我们辩证思考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中国道路与世界问题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未来,我们应乘着学校“三个跨越”的东风,持续做好学科、学术和话语创新,围绕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丰富国际学术生产、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的同时,以学术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钟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感受到,“听党话、跟党走”应该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深切关怀青年成长,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形式寄语广大青年,勉励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人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听党指挥跟党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中,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郑丹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学生是整个社会的生力军,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用最实际、最生动的方式,将价值引领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让青年学生在一次次课程学习和创作实践中学好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在未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包括数字艺术作品、动画作品等各种类型的创作及展示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大动能,培养传媒学子“为党发声、为国担当”的品质素养,使其成为能够应对未来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卓越传媒人才。


电视学院教授 涂凌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彰显了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感到十分振奋、深受鼓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这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立足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建构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知识体系,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者的学术追求与时代使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应奋力奔跑,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 刘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启示我在实际的编辑、科研、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扎根中国、立足国情,以微薄之力,重视本土化理论成果的创造和呈现,重视本土化知识体系结构的学习和讲授,为中国大学、中国理论的全球引领作出贡献。


新闻学院教授 王灿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重要讲话中,要求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作为新闻专业教师,更应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科学的方法,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


人文学院教授、文学系主任 董希平

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的人生发展方向提出殷切期望,对新时代高校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承担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双重职责的教师,传承红色基因、润己泽人、教学相长应是一以贯之的教学科研宗旨。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则是当下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好阐释。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广场千人献词团指导教师  刘鹏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与教师交流、与青年交心。我犹记得习总书记曾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嘱托:“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从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第一位男播音员齐越现场直播开国大典盛况到建党百年中传学子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传媒大学始终扎根大地、为党发声、为民服务,是具有革命传统、红色基因、传媒特色的重要阵地。作为人民教师,我深感使命如磐,将继续奋进教育路、走好新征程,与青年学子一道,让闪耀青春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将奋斗人生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 张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外文网学生记者团指导老师,我会做到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教育引导学生记者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研究员 王景枝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与愿景高度契合总书记人大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期冀,体现了学校党委的与时俱进和时代担当,更让中传人深感鼓舞和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继续以“冲锋者”和“领跑者”的姿态,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落地,努力“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党政办公室研究室科员 张瑶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看望师生并发表重要讲话,既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群体的关爱之情与殷切期盼,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高校管理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将继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自觉担当大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 王婧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时刻铭记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之本,用心教学,以身作则。既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漫画、绘本专业人才,更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德才兼备的文化接班人。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用高品质的漫画、绘本作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原创故事。


戏剧影视学院团委书记、派驻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嘎查驻村第一书记 安明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为教育部新增定点帮扶高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俯下身,来到田间了解中国最基层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扎根。在被帮扶地,我们建立了“劳动教学基地”,组织开展传媒支农、科普宣讲、调研献策、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引导广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动员大中小学生在劳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魏飞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让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备受鼓舞并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立足“两个大局”,面向国之未来,扎根中国大地,传承红色精神,将思政课“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弘扬五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退休教授 张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学校的很多专业讲授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新闻报刊、影视艺术、美术出版和文化产品进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国家传播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特点规律、路径模式和方式方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传媒人的崇高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茁壮成长,在学习成长中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传学子的不懈追求。


电视学院2021级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申皓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时强调,馆藏红色文献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要精心保护好,逐步推进数字化,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近年来,电视学院师生团队一直在进行中英双语融视频创作,向国内外受众讲述二十四节气、剪纸、太极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这是学院践行“实践育人”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导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后,我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戏剧影视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吴佩琳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鼓励青年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一名刚刚完成服务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任务的青年志愿者,我见证了任子威、苏翊鸣等青年运动员逐梦赛场、奋勇夺金,与各高校青年伙伴在各赛区、各场馆、各岗位并肩奋斗、日夜坚守,在世界舞台上诠释着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想,这是当代青年在2022年书写的一份最好答卷。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属于我们的未来之路更加广阔绵长!


戏剧与影视学院2021级摄影与制作硕士研究生 罗明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时代浪潮中勇于担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电视学院2021级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霍逸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青年群体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应当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四个自信”,在学习中领悟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青春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中国青年应当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投身社会实践和专业调研,把祖国装到心里,把自己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传媒学子,我们还应当胸怀世界,坚定向世界彰显中国青年风采、展现中国青年实力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好传媒特色和学科优势,用专业的国际传播技能、真挚的开放包容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青年话语在世界话语传播体系中立言、凝心、聚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