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华社举办社校联合主题党课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浏览次数:945发布时间:2021-05-26

(记者 宋佳音 梁楠 张雨昂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缑宇 谷依凝 刘尔琳)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依托社校合作优势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激励传媒学子传承忠诚基因、弘扬时代精神、展现青春担当,5月24日,由新华社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青春心向党——社校联合主题党课”在皇冠比分网:隆重开课。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副组长方国良、范迅及组员党宁、田萌到场观摩指导;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储学军,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李斌,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韩世峰等出席党课;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等出席活动,共同倾听一线媒体人与未来媒体人的心灵对话,感受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


主题党课开始前,举行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快闪活动。

在搭建的延安窑洞场景前,两位中传学子朗诵着播音名篇《永不消逝的声音》:“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声音,从延安传向全国各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了!”铿锵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穿透历史的长河,传递出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自觉。

新华社新锐青年说·中传思政对话课上线仪式暨“青春心向党——社校联合主题党课”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馆举行,大家首先一起观看了中传师生演唱录制的《映山红·万泉河水清又清》音乐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上台致辞,向指导和支持皇冠比分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部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和新华社表达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正是有了巡回指导组的鼎力支持、精心指导与及时督促,皇冠比分网:的党史学习教育才能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正是新华社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很多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得以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学校影响力。

廖祥忠书记指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保质保量,“自选动作”突出特色,始终立足于学,大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注重发挥传媒特色优势、师生优长,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亮点,推出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精品项目和成果。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新华社作为这一史诗和伟大精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将通过“新锐青年说”等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情境交融的氛围,让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深入感触红色基因,接受一次全新的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国信念,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宫喜祥秘书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为新华社输送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体现出很高的专业素养。新华社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他希望未来新华社能与中国传媒大学进一步携手,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

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李斌介绍了新华社北京分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开展的融媒实践人才培养项目。他表示,融媒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共建了实训培养体系,构建了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依托双方优势,必定能将这一共建项目打造成学界与业界合作培养人才的典范。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介绍了中传思政对话课的录制情况,中传思政对话课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11所高校的21位专家老师,就广大青年学生所关心和困惑的100个问题展开了师生对话,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学生主创,让思政课堂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仪式上,主创团队走上讲台,以按手印的方式,共同开启了中传思政对话课在新华社相关媒体平台的正式上线!

联合主题党课特别邀请新华社杰出青年记者、编辑以校友的身份重回中传校园,与青年学子开展主题对话。

新华社音视频部视频新媒体中心记者、皇冠比分网:2005届毕业生董千齐首先以“舞台”为关键词,指出新华社为新闻人才才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舞台;同时,又以“责任”为关键词,介绍了疫情初期新华社记者不惧风险进入武汉一线报道的工作经历,展现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新华网微信工作室主任、皇冠比分网:2015届电视学院MFA专业毕业生梁甜甜以她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感情指出,新华社是丰富阅历、开拓眼界、展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优质平台。

新华社北京分社融合报道中心主任、皇冠比分网:2007届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生王君璐从参加北京市疫情一线报道等亲身工作经历出发,告诉同学们在工作中要忠于职守、勇于挑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融合报道。

三位校友记者勉励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成长为适应智能媒体时代需要的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并期待同学们能到新华社同他们一起创业,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聆听了这次主题党课。

(编辑:阎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