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明:三次难忘的国庆活动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501发布时间:2019-10-09

1964年:有幸参加国庆观礼

1959年夏末秋初,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新创办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年,作为一名年轻新教师忙于组织广院首届大学生参加联欢、游行等国庆活动,我本人没有直接参加天安门广场的欢庆活动。此后,60年代初的三四年中,适逢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首都没有组织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1963年国庆前夕,新华社发出报道称:中国国民经济已经克服连续三年困难后开始全面好转。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逐步体会到,当时广播学院59年、60年连招两届本科新生,从1961年到1963年已连续三年没有招生,学校面临下马的危机。这条振奋人心的信息,给广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从1964年起广院又开始招收新生了。

196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15周年,9月初64级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传来了组织国庆游行的喜讯。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当年学校通知我10月1日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观礼活动。当时,我兴奋的几天难以入眠,但又不便对他人说起。

10月1日清晨,我早早起身,洗漱完毕,挑选了一身尚新的齐整服装,按照指定地点集合,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当时我们参加观礼的代表每人发了一幅带有国徽图案的红绸条证,别在左胸前,记得那上面有“国庆”、“1964年”的字样(这幅珍贵的条证,我一直珍藏着。1994年,学校举办校庆展,我将其提供展出,遗憾的是展出后散失了)。我们乘车来到天安门城楼内侧下车,服务人员引导我们分别走向天安门东侧的观礼台。我记得我是在东七台观礼。巧的是,我在北大、人大新闻系读书时的系主任罗列同志也在同一观礼台,师生相逢在国庆佳节又共同观礼,不胜欣喜。整整一个上午,我们既要面向天安门城楼,仰望党和国家领导人,又要面向广场观看整齐列队高呼口号的游行队伍,可以说是目不暇接。

首都七十万人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前后历时两个小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翻阅当年《人民日报》的报道,回忆起了难忘的情景:

引导游行队伍开头的是高达十米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奋勇前进!”的巨大标语牌。紧随仪仗队后面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少先队员、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干部、首都民兵、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队伍。游行队伍人人精神振奋,个个斗志昂扬,齐声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显示了亿万中国人民战胜重重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面貌。

数十万人的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后,在广场南边的十万多名少先队员、工人、干部、学生挥舞花束彩旗,涌向天安门,向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各国贵宾以及观礼台的来自八十多个国家的3千多名外国朋友、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及各条战线的模范先进工作者、解放军和公安部队的代表致意。身在观礼台上的我不由热泪盈眶,深深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无比自豪,也更激励着自己奋力工作,为培养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人才不懈奋斗。

我为何成为全校唯一的观礼代表呢?回想起来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自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根据系领导安排,比较好的完成了广播史课的教学工作,在新闻系停止招生期间,我又指导了59级学生的采访写作辅导课,还带领一部分同学到湖北、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此外还为无线电系59级、60级学生组织开放了《广播业务讲座》课,为外语系学生组织开设了《对外广播业务》讲座课。一个青年教师为全校三个系学生开课,大概仅我一人。每年我除寒假回乡探望母亲外,几乎每个暑假都在忙于工作。可能是这个缘故,1963年全系教师工资调整时,59年、60年毕业的十多个大学生中,仅有我一人由行政22级提升为21级,工资由56元调升为62元。1964年春,本拟安排我带领60级学生到江苏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实习,但却临时抽调我去到北京延庆县靳家堡公社田营大队参加农村四清教育工作,我二话未讲,匆匆做了准备就和学校另外三个老师赶赴延庆。几个月的农村工作,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使我受到了一次基层锻炼。原定计划是一年。夏末秋初之际,因学校恢复招生,新闻系64级学生入学,为准备65年春为他们开设广播史课,就把我又急忙调回学校开始备课,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才有机会成为全校的唯一观礼代表。

(编辑:李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