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丨九十四岁八路军老兵的初心与坚守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675发布时间:2019-09-30

一张旧毛毯,一生战友情

1945年,在一次战略转移中,部队徒步过河,冰冷刺骨的河水扎得人生疼,当晚秦玉萱就发起了高烧。按照规定,他应该被留在当地,但战友们坚持不能把他留在国统区,“玉萱不能走,我们就抬着他走。”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秦玉萱骑着团长的马随着部队前进,而团长则跟着士兵一起步行。后来,团长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秦玉萱主动申请去照顾他,帮忙抬担架,做饭,去卫生部拿药。八路军队伍里军官与士兵的深厚感情,秦玉萱感念至今。

  

▲秦玉萱养伤期间战友去看望他

  

解放后,战友赠予秦玉萱一张被子弹打穿的毛毯。从此,这条旧毛毯便成为秦玉萱的贴身之物,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带着。经年累月,这条毛毯已经越来越破旧,但它仍被整整齐齐地铺在老人家的沙发上。对于秦玉萱来说,这条毛毯是他与战友革命友谊的见证,也是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留下来的温情记忆。

  

  

▲秦玉萱先生介绍毛毯来历

  

南征北战再出发,新疆兵团不畏难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诗篇生动讲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奋战历程。

一手抓枪杆,一手抓锄头,是党中央赋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光荣使命。当秦玉萱所在营进入新疆时,眼前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滩,气候极端恶劣,十几级大风甚至能够把火车吹翻,当地居民过着贫穷落后的游牧生活。老人动情回忆,一进县里,他就号召全营捡粪攒肥,“可别小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王震司令员的领导下,经过战士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新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的荒漠化作良田,兰新铁路、吐鲁番火车站相继落成,人民的生活今非昔比。

    


▲秦玉萱与战友合影(右一为秦玉萱)


▲在新疆军区时参加会议(右一为秦玉萱)

  

转战天山南北三十年,新疆成为秦玉萱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也拥有了美满的家庭,祖国的发展变化很好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秦玉萱与家人的合照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