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点亮一双“读懂美”的眼睛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620发布时间:2019-04-25

4月11日,在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人们发现大学生增加了这么一门必修课:公共艺术课程和艺术实践,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可毕业。

无论如何,首先应当认可,开办能够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的必修课是必要的。放眼全球,世界对“全才”的要求日益苛刻,许多国家都在艺术素养的栽培上下了苦功,英国更是将“使国民普遍拥有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理念作为国策。在人类对“美”的本能探索中,培养素质全面、精神丰饶的新青年,也可以说是对时代呼唤的一种回应。

在一片叫好之外,也有担忧和质疑的声音:在实际施行的时候,各大学府能否真正呈现好这盘做法深奥的艺术“大菜”;大学时再重视艺术的熏陶,是否为时已晚;面对原本审美水平参差的学生,怎样端平艺术课堂这碗水......高校设置艺术类课程,首先要忌简化、忌单薄。若是把艺术实践简化为“唱歌跳舞”“吹拉弹奏”,把艺术基础不同的学生“摇号式”地混杂授课,恐怕会违背课程设置的初衷。艺术和审美是极复杂而多元的,一个人可能对某些艺术门类天赋异禀、见解独到,也可能终其一生与另一些艺术形式无缘。

高校艺术课堂的设置,本质是希望从专业的角度来点亮学生的“美”的触觉、提高“美”的素养,这就需要提前对艺术课程的设置下功夫研究,探索它庞大的可能性,让形式和内容细致、饱满起来,体现艺术本身的深邃内涵、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

此外,还有忌样板化、忌功利。审美没有规范与标准,这类课程难以形成一个可以通用的模板,这就要求各个院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过调研、摸索后量身推出可执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和教师在保证严肃对待课堂的前提下,也要通过更具新意与参考价值的考查方式,真正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难题远不止这些。为了保证其效果,方案正式施行前还要经过审慎的探讨和长时间的调研,在施行之后也必然面临着不断调整。但不容质疑的是,这个“点亮学生慧眼”之举绝对是教育向前探索的一步,是为高素质人才的温床加养料的智慧之举。

(编辑:冼晓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