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瑞教授在赠书仪式的发言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525发布时间:2019-01-04

尊敬的廖校长、沈副总编,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同学,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十年前,也在这个讲堂里,也是400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为了研讨我的电视剧理论,我们国家的电视剧界也有过一次大规模的聚会,至今,我们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一次聚集在这里,为了我的25卷书的赠书仪式,又是一次电视剧界的盛会,我相信,还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

我首先要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印行了我这25书!感谢我为之工作了50年的学校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为我举办这样一个隆重的我向弟子赠书的仪式,来张扬人类社会一个亘古不变的“薪火传承”的文化传统!感谢我门下历年各学历学位的一百多位多弟子代表回来参加这个仪式!感谢两百多位朋友,特别是    我武汉一中和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来见证这个仪式!当然,也感谢因为各种原因在国内外忙着各种事情不能过来的弟子们和朋友们对这个仪式的关注和祝贺!

皇冠比分网:这25卷书,我就不在这里说什么了,书里面有版本说明,有编后记,各位可以看。我现在就“接力”说一些感受。

一个是,平时交谈,有些弟子说:“我们都不年轻了,还能做出成绩来吗?”这就想多了!不必要了!我自己,做电视剧的事情,不仅半路出家,而且,起步的时候都53岁了!你们都是科班出身,而且比我年轻得多!

皇冠比分网:年龄和岁月,大家都很熟悉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更有意思的是另外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诗,不仅对老年人有意义,而且适用于所有的人。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里的两句诗。大家知道,诗人白居易晚年的时候,眼睛和脚都不好,看书和行动多有不便,刘禹锡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刘禹锡主要是劝他说,白居易啊,细细想想吧,老也有老的好处,你要是尽情放松了,自然就会心情畅快,了无挂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已近傍晚,太阳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这掷地有声的一联诗,其实就是不服老,认为老来有老的好,老来也可以有所为!其实,比这更早,三国时代,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是这样的情怀。他们面对衰老都不消极悲观,还要志在千里。何况我们还在中青年时期呢?!我这大半生,大家都知道,我的座右铭之一,就是宋代诗人楼钥那首七言排律《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里的两句诗:“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有的同学还说,没有名望学术地位,也没有群团背景,媒体关系,也就是没有话语权,发文章出书都难。

这我理解。我自己也经历过。坦白说,每每这种情况,我当然也不高兴,但是,我从来就不气馁。我心里有两个人支撑着,一个是苏轼,一个是王阳明。

大家知道,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号称东坡居士的苏轼,少年成名,科考一帆风顺,但是他一生仕途却是大起大落,坎坷异常。上上下下之间,“元佑更化”时期,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升三次,一直做到正三品的大员,离宰相仅一步之遥,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最顶峰。随后,又在著名的“洛蜀党争”中,一轮又一轮的政治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了苏轼的头上,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就是儋州。最后遇赦召还,第二年就在江苏常州病逝了,享年才65岁。苏轼尽管一生命运坎坷,但他在文坛上却光耀后世,成为不朽的大文豪。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历史上,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典范,他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精神,性格正直、乐观而又豁达超然,一生际遇坎坷却始终屹立不倒,无论身居何处,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在屡遭不幸的一生之中苏轼的精神境界得到了不断的升华。他的 一阕著名的词《定风波》,传世,不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一盏指路明灯。词里说的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很多同学和朋友知道,这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是我自我修养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