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面前,媒体应该保持何种姿态?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校报浏览次数:538发布时间:2018-12-18

不久前,全球首个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新闻被媒体披露,这一严重践踏医学伦理的人体实验却在报道初期被许多媒体予以正面评价,冠以“世界首例”“历史性突破”之类的夸赞。尽管报道的失误得到了及时的修正,但从中折射的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上缺乏考据之不专业、好大喜功之不客观的痼疾,却警醒着我们深刻反思媒体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保持何种姿态。

“离开真相一步,就会走向谬误”,在新闻事实层面,新闻报道的基点是真实,如果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失真,报道的新闻价值会从根本上被动摇,甚至由错误引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媒介素养是新闻媒体的看家本领,但科学素养上媒体却是一定意义上的“局外人”,因此在面对专业性极强的科技新闻时,媒体工作者一定要做好严谨细致的专业考据,最好能把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引路人和质检员,在报道前悉心咨询专家专业意见,打造科技新闻的“智库”。当代科技向高精尖发展的大趋势向当代新闻业在精尖领域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市场也在不断分众化,并在分众化下在特定领域有着更高的素养,这些都启示着在“传话筒”这一角色外,新闻工作者还需成为优质内容的输出者,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每一名新闻工作者都需要有精钻特定领域的研究,以方便精准高质量的输送,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要求。

在新闻价值观层面,报道科技新闻的媒体要明确自身科普平台的责任和定位,摒弃夸大成果兜售自豪的浮夸风,做忠实的科学知识传播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前期报道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受惯用的以重大科技突破振奋国民科技自豪感的报道逻辑影响,导致众多媒体片面夸大其科学意义而忽视其重大伦理缺陷,呈现好大喜功的非理性状态。而其实如今作为科技大国的公民,为自己国家的科技成就自豪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国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公民对科技事件的态度不能再继续停留在浅显的情绪反应上,即不光要模糊意义上的自豪情绪,更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控,客观理性地掌握科技进步中的科学道理并全面理解科技的进步与风险,因为由情绪向理性的升华才是科学态度的意旨。所以媒体完全不必再以刺激自豪感为首任,依靠媒体的教化教育作用搭建大众科普平台才是意义的最大化,而舍本逐末,拼命追求轰动效果,必然为伪科学的产生制造温床。

在新闻技巧层面,受限于科技知识较高的专业壁垒,如何将科技生动化通俗化地传达,提高报道可读性,是考验新闻工作者报道技巧的一大命题。在中国首个量子计算机研发成功当时,已经是轰动整个专业学界的大新闻,但许多媒体却对如何向大众展现这个量子计算机有多厉害的问题捉襟见肘,最后竟只得配以一张“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讲,反正它就是很厉害”的表情包尴尬收场,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最终果壳网以形象的漫画形式展示,通过与传统计算机的巧妙对比,准确又生动地将量子计算机的巨大科技进步性展现,在起到良好大众科普效果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大量流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性与可读性上,若只注重前者,报道枯燥,读者看不进去,起不到好的传播效果;若过分偏重后者,则有哗众取宠之嫌,科学家避而远之。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是科技新闻工作者始终面临的问题。

不专业不客观的科技报道不仅误导公众价值取向,还会助长错误的科研价值观,贻害无穷,可以休矣;严谨的考据精神,坚定的科普责任,再辅以巧妙的传播技巧,才是在当前科技大爆炸的社会下,科技新闻报道的正确姿态。

(编辑:黄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