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上,国计民生受欢迎

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次数:522发布时间:2018-11-27

(记者 刘亦凡)“民营经济中的低端制造业,未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来中国传媒大学授课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迎秋并没有想到,大一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挺难”。

这是11月7日的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主题为“从稳就业到稳预期与中国经济发展”。3个多小时的课上,刘迎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就业情况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以前的学生比较关注大历史、大潮流,而现在的‘00后’更关注身边事。”多年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清晰地观察到时代发展留在不同学生身上的烙印。为了让新生代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国家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上进行了诸多探索。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发团队融合专家、名家主讲的“时政讲堂”+“网络课程”+“中传形势与政策课”,通过打造三位一体的“形势与政策”课新教学模式,形成与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团委等机构的协同机制。同时,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欢迎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平台。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在保留网络授课的同时,学校邀请知名专家组成“时政讲堂”,为学生送上更前沿、更新鲜、更有深度的时政知识。

课都让专家上了,教师做什么?“教师转型,成了课程的组织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说。

“组织”工作做起来可不如听起来容易。教师要在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框架下选择并邀请专家,确定专家后进行对接,反复沟通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不行,学生听不懂。太沉闷也不行,学生不爱听。

“良好的课程建设不仅关注课程功能的实现,还应关注课程对象需求的满足。”马院原院长张付教授的话,正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学院委托校本科教学办进课堂发放问卷、组织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期待,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

仅仅一堂课,无论是学生容量还是知识容量都有限,这种情况下,网络授课更有用武之地。本学期的6场“时政讲堂”均由校电视台进行录像,方便更多学生在线学习。教师除了进行网络平台的维护,还要为学生提供预习、测试、复习资料,并进行线上答疑。在配合课程开设的“中传形势与政策课”微信公众号上,授课专家介绍、通知公告等信息一应俱全,学生还能通过链接直接进入人民网相关频道学习党的十九大理论、查询历届两会数据。

“现在学生接触的信息渠道非常多,但网络、微博、微信等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希望这门课能引导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国际热点有及时、科学的把握。”课程牵头人、校党委副书记王达品说。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