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娜:学习马克思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6061发布时间:2018-10-19

上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全球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马克思也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马克思主义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之大显而易见。马克思作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也一定有诸多值得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我认为要想学好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先了解马克思本人。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学习马克思身上具备的历史品质与个人品质,懂得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青春的步伐要与新时代的车轮同向同行,这样才能让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之光。


一、学习马克思勤于思考、与时俱进、勇于批判、敢于斗争的精神,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一) 勤于思考、与时俱进

莫泽斯·赫斯于1841年在致友人奥艾尔巴赫的信中曾说:“马克思也许是当今现有的唯一的伟人,真正的哲学家……在他身上既有最深奥的哲学的严肃性,也有最机敏的智慧,请你想象一下,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成一个人,我所说的结合不是机械地混合——这将会使你得到一个皇冠比分网:马克思博士的概念。” 

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总结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结束了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传统的形而上学,开创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他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自此,对资本家的批判不会仅限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得到经济学的科学论证,剩余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

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赞同、学习探究,不单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几乎能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还因为它有发展性,马克思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站在启蒙运动和双元革命以来的优秀文化和优秀思想基础上,结合时代最新的进步成果,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结合对人类以往最优秀思想文化的批判性研究,把它们再往前推进了一个层次,将它们升华。

(二) 勇于批判、敢于斗争

这位思想家在恩格斯眼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不只是位理论导师,更是解放所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程师,一切的思想结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更好的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从《莱茵报》到巴黎的《前进报》,再到《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还有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马克思百折不挠坚持告诉人们真相,揭露普鲁士政府、资本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在马克思眼里,革命是伟大的动力,是历史的火车头。无论身处何地,他都从未置身于人民群众斗争之外,为斗争献出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力量。为了解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他和他的夫人深入到工人群众,他们经常到工人家庭进行访问,和普通工人交朋友,彻夜长谈。时时刻刻都把“工人阶级的解放”放在首要地位的马克思,后来便创立了伟大的工人阶级协会,积聚革命力量,宣传革命理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我们达不到马克思这种千年思想家的深度,但是也一定要勤于思考,擅于学习先辈们以及同辈的先进思想,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做到有思想、有理想。而将来可能引领传媒行业的同学更应该富有批判精神、有担当,做一切污点的放大镜,实事求是地告诉人们真相,不畏惧任何势力,勇于批判、敢于斗争,为自己报道的每一个新闻、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所以学习马克思勤于思考、与时俱进、勇于批判、敢于斗争的精神,才能做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二、学习马克思好学进取、严于律己、厚积薄发、擅于实践的精神,做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

(一) 好学进取、严于律己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马克思之所以完成诸多著作,这么有能力,与他长年累月的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1935年,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的马克思,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问题,在法律和哲学的领域漫游,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历史上大量的法学著作和古典哲学著作,或听课或自学地完成了法学全书、《法学阶梯》、罗马法史、希腊罗马神话、河马问题等课程,都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一生四次被各国政府驱逐的马克思,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即便在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马克思也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闭馆。

精益求精的马克思不仅对待自己是这样,对待他的作品也是苛刻至极。马克思为了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他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二) 厚积薄发、擅于实践

由于他的好学进取、严于律己,马克思一生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据说是十几二十种)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这也为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堪称厚积薄发的经典案例。

在做出这些贡献的同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贯穿始终。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康德的“实践理性”、到费希特的“行动哲学”、黑格尔的“合目的性活动”、再到费尔巴哈的“感性”、契希考斯基皇冠比分网:“实践的哲学”的设想,马克思都一一认真了解,但他不是对前人的思想进行简单消化、汇总,而是亲自参与当时的现实斗争,并在黑格尔、赫斯等人的影响下,对最富有实践意义的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性考察,所有这一切思想酵素在马克思的大脑中融合、蒸馏、萃取的结果便是马克思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立的实践哲学。

深得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精髓的毛泽东便说: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也深知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三、学习马克思信仰坚定、愈挫愈勇、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精神,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一) 信仰坚定、愈挫愈勇

是无产阶级的亲密好友,便是资产阶级的天生死敌;是社会主义的忠实倡导者,便是资本主义的坚决反抗者;受劳动人民的尊敬爱戴,便受政府资产者的驱逐诽谤——这就是马克思,“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坚决与普鲁士政府斗争到底的马克思一生四次被他国驱逐出境。恩格斯这样描述道:“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而在伦敦,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但就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

而是什么能让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马克思还资助工人革命?是什么让革命接连失败的马克思积极反思、不弃不馁?是什么让四处被驱逐的马克思还奋不顾身地领导组织工人发动革命,公开申明无产阶级对待德国革命的态度,无情揭露普鲁士专制制度的腐化堕落,愤怒谴责资产阶级议会的无耻背叛?答案唯有“信仰”。

(二) 大公无私、淡泊名利

马克思不仅要为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奔波,还得为在伦敦的一批政治流亡者操劳。他们没有住处,没有工作,又不通语言。在马克思的倡议下,德国工人伦敦教育委员会组织了救济革命流亡者委员会。而早先马克思继承了父亲的不少遗产后也并没有拿来改善生活,而是将大部分捐出去,用来武装工人支持革命。

恩格斯这样说:“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年轻一代所面对的压力也倍增,但心里承受能力并没有及时跟上,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曾在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社会的自杀率非常高,北京高校中每80万人有15人自杀。而受马克思主义熏陶长大的我们更应该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叫不折不挠,愈挫愈勇。即便我们无法像马克思一样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也绝不能做精致利己主义者,而要勇于做先锋,不做过客、看客,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让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之光。


很多人批判当代的大学生没有信仰,而我认为没有信仰的人,便是不会思考的人,更是不会实践的人,这便是新时代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所在。马克思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有批判性思维,马克思指导你思考后的结果如何实践,如何对一切的不公平说不,马克思以身作则告诉你信仰坚定、勤勉努力、严于律己,一定会收获志同道合的挚友、相伴一生的爱人,马克思言传身教地告诉你,厚积薄发后能做到大公无私、淡泊名利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马克思这种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正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的人!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我们唯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才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只有充分融入新时代,用火热的青春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价值,方不辜负美丽韶华,也不辜负这美好新时代。

 

(编辑:曹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