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意:基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体系的构建--读毛泽东《实践论》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451发布时间:2018-10-1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重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现实为尺度的理论把握将实事求是精神落到实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的理论体系,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今天,重读毛泽东发表于1937年7月的《实践论》,仍能强烈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理的光辉,《实践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一>实践中认识的重大意义

认识和实践共同形成了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两者缺一不可,互相成就。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认识”不过是一种人尽皆会的普遍技能,殊不知,认识论是一门深刻且有用的学问。深刻理解认识论,以认识论为指导,自觉投身于改变现实现状的运动中去,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与建设才能真正地与现实世界发生确切的关联。反观生活中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犯下的许多错误都能在认识论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一部分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装模作样地吓唬别人。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者长期据守于自身的片段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这两类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在这种境况下,毛泽东的《实践论》深刻分析了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人思想的错误所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于认识论的阐述,不仅仅纠正了当时部分人的思想问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二>深化认识应掌握科学方法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感性认识就是你看见一块横亘在路中间的大石头,形状硕大,觉得很重的样子。那么能凭借这种感觉对这个现象做出一个盖棺论定吗?能直接肯定这就是一块横亘在马路中的一块又大又重的石头吗?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问题:实际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块石头真的很重吗?甚至,这是一块石头吗?也许,这个石头是空心的?也许,这是一个某场电影拍摄中因情景需要而制作的一个塑料模型而根本不是一块真正的石头?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在走进这块“石头”,并实际触摸,甚至刨开它,拿到化学实验室检验其成分之后才能产生。

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可由感性认识推理而来。其次,从没有人敢说理性认识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所有的侦探都能通过感性认识得到正确的理性认识,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罪犯将无容身之处。有时候理性认识很有可能是错的,比如一些反侦察能力很强的凶手会制造虚假现场和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些会直接导致理性推理的错误。

那么感性认识如何具体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呢?毛泽东已经阐述过,深化认识要遵循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于实际的”、可靠的感觉材料。第二个步骤,将丰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却将所有的要点和精华都囊括其中。

现如今,信息科学急速发展,各种便捷的通信方式充盈着人们的生活,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原材料十分丰富,对原材料的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能从中挑选出真金。慧眼脱胎于实践,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练就一双慧眼,去掉这些信息中的糟粕,留下这些信息中的精华,使得这些信息能为我们所用。这个过程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首先要“去粗存精”。很多信息是粗糙的、没有营养的,好比电视连续剧中插播的广告,应当将这些东西从整体中剔除出去,留下精华,形成全是重点的剪辑版。其次要“去伪存真”,讲究养生的现代人经常在朋友圈里面转发某某食物和某某食物一起吃会吃死人类似骇人听闻的标题,然而稍微有点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便是耍流氓。对于此类夸张、博人眼球的伪新闻也应摒弃。若是只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无法把事物的本质从表象当中拎出来,就不能从有用的信息中提取出它真正的价值,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算真正地认识了事物,这便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奥义。

二、 在实践中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一>警惕经验主义

感性认识容易跌进的一个旋涡就是经验主义。经验是以往的先辈或者传统流传下来的东西。经验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有一定的可靠性,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洗礼和检验。但是这个实践是过去的实践,而不是现在的实践。再者,这个经验生效的环境是特定的。不可否认在过去特定的环境下这个经验是有价值的,但是过去的经验能否和当前的环境相匹配呢?过去的环境和现在的环境是否完全一样呢?如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个经验就依旧可以生效,但是一般情况下,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所以经验不一定是可靠的。所谓经验主义,就是完全一贯按照以往的经验,不结合实际的环境行事的错误思想。

<二>全方位认识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就是全方位认识。全方位认识是用真实、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在这样的推测下,他整日观察邻居家孩子的行为,看他走路,看他神态,看他如何说话,怎么看怎么像偷斧子的人。没想到后来这个人又找到了自己的斧子。显然,这个人丢斧子的人凭借一些表象就去推理,显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由此可知,无论是单独的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只是认识的片面,只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到一起综合分析的结果,才是认识的全部。对于这一点,大自然在造物的过程中就已经暗示了。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并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并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简单说来,人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完全感性和完全理性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三、 在实践中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实践过程离不开四个字: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大家公认的原则,但是一说到执行,就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认为实事求是在个人生活中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甚至会影响个人发展。然而,背离事实的事就算掩饰得再好,也总是会在不经意中暴露,影响个人的发展。其次,有些人虽然了解实事求是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外界的强权压迫、个人的好吃懒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难以真的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需要首先从个人观念建设起。制度的包容、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但不能将责任一味地推到社会身上。社会也是人组成的,社会的责任会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一位波兰诗人曾说,没有一片雪花会为雪崩负责。诚然,一片雪花不足以引起整个雪崩,然而没有每一片雪花,雪崩自然是不会发生的。同理,社会的构架点落在每个人身上,个人行为的集合就是集体行为,集体行为的结果由每一个个人承担。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和实践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认识的指导下实践,实践中获得了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新的实践在无形之中又获得了新的认识,如此循环往复。

罗曼罗兰说过:真理是生活,你不应当从你的头脑里去找。任何认识,最终能上升到认识,都需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听起来简简单单,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直接的多,但实际行动起来却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就像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多半是做一做问卷星的网上问卷,几百份问卷上交已经草草完事,缺乏真实的调研,得出来的结论也大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的调研就像是纸老虎,看着凶,一戳就破。的确,其他因素也能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比如一些感觉、经验、逻辑和推理都能对检验真理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归根结底最终只能还是要靠实践来证明。有实践,缺乏感觉、经验、逻辑等过程是可能得出真理的,但是缺乏实践的话是不能得出真理的。因此,实践不仅是最后的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

*本文作者:杨如意,理工学部,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编辑:曹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