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垒: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新时代启示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928发布时间:2018-10-19

一九七八年至二零一八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这四十年来,我们走过的路基本上还是在邓小平同志总体设计的道路上前进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这十年也是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探索时期,这个阶段的理论成果和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发展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早有论断,现在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建设仍然是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对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新时代下的研读,以及通过研读汲取新时代最需要的“营养”,我们可以从理论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进行。

一、要创造出先进的、正确的理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首要的意义在于其理论成果是划时代性质的理论,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界定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抓住了本质,告诉大家社会主义追求什么,要实现什么。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不止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在邓小平的理论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正是在这一科学的论断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起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

同时,把它称之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也是有原因的。在这一理论中首先对于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进行了清晰的定位,即中国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定位下,中国建设者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它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道路,并且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指路明灯意义的理论。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汲取的经验,必须在理论的建设上保持正确性和先进性,尤其要对我们所处的阶段有明确的界定,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3]中明确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相信党中央作出这一判断一定是在充分认识当今中国的历史轨迹和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完成的。

二、摸着石头过河——社会建设试点先行

摸着石头过河,是陈云同志提出的,后来都用来对邓小平同志在完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的前提下所使用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进行的简要概括。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种观点多次出现。

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要敢闯敢干,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醒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在新时代,发展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诉求,不能为了这一点点的风险而不敢尝试,总的基调还是应该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直以来,我们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发现采用设立试点的方法去检验一项政策的好坏,这种方法非常的有效。面对接下来的社会建设,我们要继续坚持使用这种方法。

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同志不是专门搞经济的,但是他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两方面的理论观点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的。

第一,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进行了切割,也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进行了切割。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画上等号,把资本主义同市场经济画等号。因此,如果要谈经济体制改革,那就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内作某种修补或进行某些调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观点,实际上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拉下“神坛”,拉到了方法论的层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

第二,兼顾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速度和效益问题。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同时他判断不会爆发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发展环境做出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这就为中国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才有个说法是发展要趁快。同时邓小平又非常有预见性的提出了发展效益的问题,并要求发展速度和效益要统一,如果不改革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旧体制,各级政府只抓产值,不注意销路,只抓速度,不注意效益,只抓高指标的完成,不管成本多大,代价多大,那么必然出现产业结构失调、瓶颈制约严重、效益下降,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

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发展我们的经济理论。现阶段怎样发挥好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市场经济能够充分调动资源配置,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宏观调控就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调控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效益问题。

四、不断地创新改革政治体制

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党的领导层和党的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问题,致力于捋顺党政关系。十三大以前他就提出了退休的愿望,十三大以后他一直期待着尽早完成新老交替,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三届五中全会,他准备并且实行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交班。他的这一做法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即解决了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消除了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的问题。

同时,小平同志也认识到了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会影响到国家的法制建设。党干预的太多,不利于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党要管好党内的纪律,法律的事情应该由国家和政府负责。要建立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到地方,要精简政府机构,打击官僚主义。但是党的领导不能够动摇,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新时代下我们依旧在做相同的事情。首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9]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其次,政府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有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力。新时代下,政治体制改革还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我们应该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政府机构改革要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要在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上发力。

五、要牢固思想,防止社会主义的大厦倾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逐渐打开局面,外来的思想观点和文艺作品开始传入中国,随即就对中国的思想界和文艺界造成了冲击。原因是双方面的:一是外来的思想和文艺的东西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将文化娱乐追求商品化,奉行金钱利益至上,甚至携带者低级趣味的元素;二是建国以来,面对我国多数人口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进行过“扫盲”的行动,但是未曾在全国范围没有鲜明地提出思想战线的建设,在“文化大革命”的进一步破坏下,思想战线更是脆弱。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字里行间也能够感受到一个老革命家的担忧。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在新时代下,我们思想建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0]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六、总结

建设新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现在,没有先例可寻,接下来怎么发展,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这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情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们的国家已经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有了良好的理论支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尾处语重心长地说:[11]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距离邓小平同志定下的百年梦想还有最后的三十年,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倍感压力,但是仍能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汲取到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必坚. 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J/OL] .http://news.sina.com.cn/2004-07-29/13573861275.shtml 

[2] 厉以宁.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J/OL]. http://news.sina.com.cn/2004-07-29/13563861265.shtml

[3] 郑必坚. 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战略道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J/OL]. http://gs.people.com.cn/n/2014/0821/c360943-22057587-3.html

[4]李敏. 1978-1997年邓小平领导制度改革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广西大学

[5] 王兆铮.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基本思路——读《邓选》第三卷[J]. 民主, 1993(12).

[6] 马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辉旗帜——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11):1-6.

[7]陈伟群.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总纲──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要点》的体会[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1-3.

[8]麻省理. 皇冠比分网: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思想研究[D]. 中共中央党校


*本文作者:李垒,理工学部,通信工程专业 

 

(编辑:曹琬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