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开学第一课》邀请当红“小鲜肉”登台表演一事引发热议。一些家长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反阳刚的形象是“娘炮”,此类审美会误导青少年,一些公众人物也随之对娱乐圈缺乏男性气概的风气发声批评,由此,“娘炮”一词渐渐引起舆论的讨论。
批评者大多认为男性该有男性的样子,并以“少年娘则中国娘”的戏言讽刺荧屏上的“小鲜肉”,强调“娘炮”审美的畸形和不良后果。然而,什么是“娘炮”,什么是男性该有的样子,又是谁规定了所谓的“男性气概”?
与形容女性独立坚强的“女汉子”不同,“娘炮”一词本身就带有强烈贬义,以之形容外貌柔美女性化的男性,既是对他们的侮辱,亦是某种对女性力量的否认、对女性形象的隐晦矮化,甚至带有一定性别歧视的意味。但当下社会中不少人,包括一些女性,却没有足够明晰的性别平等意识,他们对他人“娘炮”的评价其实是建立在内心的心理优越感之上的,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一种标签化的攻讦。
这种缺乏的性别平等意识一方面与中国的历史社会结构有关。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权力结构强化了男子健壮的体魄和对权力的掌控感及压迫感,女性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其形象符号往往带有顺于屈从、自我矮化的意味,这一观念无形中已在社会根深蒂固,即使处于文明开放的今天,性别歧视现象仍然没有彻底消失。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构建加剧了男女“性别气质”的分化和对立。人们从小到大所接收的性别观念中,男性往往刚强勇敢,女性则柔美温顺,这种二元对立的性别教育以后天强加的方式界定了男女性的特质。在青少年尚未完全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观之前,传统的社会观念更早一步塑造了他们,但对传统性别理念的过度尊崇统一其实是对个性的抹杀,也是对这一代代孩子的不公。
此外,以所谓“少年娘则中国娘”的言论攻击具有女性化外貌的男性,显然也有失偏颇。对女性阴柔之风的审美追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即使是娱乐圈内也并非只此一家。动辄以家国建设的名义作为武器,用“扣帽子”的方式打击“小鲜肉”,未免有小题大做、胡乱开火之嫌。
进一步来看,对性别歧视和男权女权的探讨也许只是掀起此次舆论之争的原因之一。对“娘炮”审美的讨伐一方面来源于部分人群对女性主导下的消费文化和娱乐圈造星机制的不满;另一方面,在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多元的今日,传统保守价值观和多元开放的价值观势必产生强烈碰撞:前者渴望维护传统规则、回归旧日道德轨道,后者则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包容发展,崇尚追求自由的现代性,两类不同观念的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场审美之争。
其实,任何一类审美的“一家独大”都往往折射了某些结构失调下的社会问题:可能是审美文化的单一、贫瘠,可能是舆论场的封闭与受到禁锢,甚至可能存在对“边缘审美”范畴内的人群的精神倾轧和社会欺凌。但无论是“娘炮”还是阳刚,一个兼具文明素养和美的认知的社会环境并不需要对审美进行刻板框定,更不会因外貌上的主观选择而对个体批评谩骂。在对国民的审美教育和自我意识、性别平等教育上,我们或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黄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