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斯瓦希里语”的“中国故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浏览次数:1017发布时间:2018-08-31

  陈元猛与学生们的课堂合影。 受访者供图

1975年陈元猛在桑岛列宁医院与医护人员合影

 

    小语种大作为。数十年间从斯瓦希里语(简称斯语)班走出的一代代学子们肩负融通中非的使命以一口流利的斯语活跃于中非外事、传媒、教学、医疗、经贸等多领域搭建中非交流合作的桥梁特别是64级、65级学子投身坦赞铁路的援建做了大量翻译工作

  《媳妇的美好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翻译为斯语的电视剧。这部译制剧一经播出便成为非洲的热播剧

 

  Kiswahili,斯瓦希里语(简称斯语),是一门在非洲使用广泛的语言。为增进中非交流合作,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设斯语专业。作为最早开设斯语专业的院校,近60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斯语人才。他们将这门非洲语言运用于各行各业,成为融通中非的桥梁和纽带,也见证着中非友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久弥坚。

 

  一门课”:从无到有应国家需求而生

  斯语专业创立之初根本没有教材”,学生们只能靠听录音机、看斯语报纸来学习。后来北外的斯语研修班毕业生集体编译了中国第一本《斯汉词典》才让后来学习者有了参考。

  对大多数人来说,斯语或许很陌生,但其实这门语言并不遥远。比如,苹果手机中浏览器的名字“Safari”就是斯语,意为“旅行”;迪士尼动画《狮子王》中也有许多斯语,如“辛巴”(Simba)的意思是“狮子”,“Hakuna Matata”是“没有问题”;Beyond乐队的歌曲中也有斯语歌词“Amani,Nakupenda,Nakupenda Wewe”,意为“和平,我爱你,我爱你”。

  “斯语既是民族语言,又是东非的国际语言。它是我们了解非洲的金钥匙,只有语言沟通了,思想上才会产生共鸣。”中国传媒大学斯瓦希里语专业的教授陈元猛说。

  这位76岁的老教授,1966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后一直在该校教授斯语,2002年退休后还坚持教学,直到今年才走下讲台。对于这门活泼、生动的语言,他感情深厚,一讲起来便滔滔不绝。

  在非洲,斯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东非地区。它是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国语,也是赞比亚、马拉维、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莫桑比克等多国的重要交际语。

  “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斯语班是应国家需求而诞生。”陈元猛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中联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部门及单位需要开展面向东非的外交与传播活动,因此急需斯语人才。1960年,北京广播学院率先在全国开设斯语专业,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第二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开设斯语专业。

  与英语、德语、法语等优势语种相比,斯语属于小语种。创办初期,挑战艰巨。教师、教材和学生,都是从零开始。

  陈元猛记得,专业创立之初“根本没有教材”,学生们只能靠听录音机、看斯语报纸来学习。后来,北外的斯语研修班毕业生,集体编译了中国第一本《斯汉词典》,才让后来学习者有了参考。他给1990级学生上课时,课堂上使用的声音资料,都是请坦桑尼亚的朋友对照电台广播节目逐段录好,再漂洋过海寄回国的。

  北京广播学院斯语专业首届27名学生中,既有高中应届毕业生,也有从北京、上海、四川3地外语院校正学俄语的代培大学生;师资方面,刚开始一直依赖非洲斯语专家,后来专家离开中国,学生们就只能组成教学小组开展自学。

  2004届毕业生、36岁的湖北人胡博最早是听马季先生的相声《友谊颂》,才知道了斯语这门语言,对非洲充满憧憬,觉得“很新奇,充满挑战”,于是报考。

  他至今记得,上大学时,陈元猛为了给学生寻到《斯汉词典》,四处奔走。“记得当时那本词典全国库存只有几十本,而我们班人数就有24人。陈老师就想办法把所有词典买下来,大家拿到后,都如获珍宝。”

  胡博说,还有一本斯英互译词典,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本,陈老师也想办法弄到,“我们几个人合用一本,虽然艰苦,但乐在其中。”读报、听广播、邀请国际台外籍专家授课、参加使馆活动……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接触这门语言。

  1990年后,北京广播学院斯语专业基本延续着每4年招生一次的传统。到今年,该专业已累计培养近200名学生。2000年后,除了北广、北外之外,天津外国语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也开设了斯语专业。今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也将开设斯语专业,推动非洲语言研究。经过中国几代人努力,斯语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材日益丰富,课程设置也逐渐完备。

  胡博的同班同学李坤若楠和敖缦云毕业后都选择了留校任教。多年来,斯语班在陈元猛等老教师、外籍专家及年轻教师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为提升语言能力,了解非洲文化,师生们还可到非洲访学。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斯语专业学生句腾宇就和其他10多名同学在坦桑尼亚留学,增进了对这门语言的了解。

  为提高教学水平,斯语专业的班主任李坤若楠还在北大攻读了博士,研究方向为斯瓦希里语民间文学。9个月来,她一直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访学,希望能搜集整理斯语民间文学,并进行翻译研究。

  李坤若楠认为,语言在不断发展,教师需随时吸收各类词汇融入教学,否则教学就容易与语言应用脱节。为此,她经常利用寒暑假赴非收集、购买最新的教学资料。为增强学生兴趣,她还会在新生入学时穿戴非洲民族特色服饰,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非洲工艺品,介绍制作工艺,并不时补充有关非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