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总决赛后,“勇士骑士球迷互喷群”的出现引发了各类对骂群在微信中的一系列创建和传播。然而,这场花式骂战仅仅持续了几天,就被微信平台以“传播低俗等不良信息”为由大面积封停。
这或许是史上消亡最快的一场网络风潮,从对骂群的爆红到迅速叫停,这个看似疯狂的群体行为最终所投射出的,是情绪狂欢下人们无意识的迷失。
第一,情绪价值被淡化稀释,取而代之的是低俗话语的冲击和对严谨思考的解构。在对大多数对骂群中,参与骂战的网友看似为维护己方立场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实则却在享受冲突不断放大激化所带来的快感——通过情绪化、极端化的低俗表达博得众人关注,从而构建起一种内心优越感及存在感,在无人约束的情境下肆意宣泄。在讯息快速传播的当代,从信息的发出到接收往往只有几秒的时间差,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中,人们所能呈现的大部分都是情绪的反应。而在微信对骂群聊天记录不断滚动刷屏的情况下,留给人们时间差大大减少,由此反应出的情绪往往带来更加强烈的对立分歧,更遑论做出任何严谨思考。激烈骂战过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第二,集体心理作祟,个人的羞耻心被隐匿。相比于整个网络公共环境,微信群是一个更为团体化、私人化的场所,身处这样一个小团体中,人们的个体意识往往趋于淡薄。正如涂尔干所言:“集体是兴奋剂。”一方面,在不辨敌我、疯狂混战的集体骂战下,人们极易失去正确理性的判断立场;另一方面,“集体”一词所带来的安全感和隐秘感极大地消解了网友的顾虑,令人自己感到羞耻的话语从上百人口中同时说出,因而个人似乎无需为自己的言辞粗俗、恶语相向而抱有歉意,个体的罪恶感皆交与集体隐藏淘洗。在这样的集体心理下,对骂现象一度极盛不衰,情绪狂欢愈演愈烈。
第三,情绪化表达成为法外之地。网络因其庞大和虚拟性往往成为不法现象的庇护之所,与此同时,微信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点更淡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在短短几日的骂战中,人们将微信群看作公共区域之外的私人空间,肆意宣泄个人情绪,无视种种低俗话语给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这类群聊遭到查封。宣泄情绪、自我放松本是极其私人化的事情,但微信群纵使覆盖范围小,也属于网络公共范围,因而对情绪的表达也需要文明、合理。对骂群中人们素质低下的情绪化表达,是其法律意识单薄的表现,也是网络法律监管力度不足的投射。
网络情绪狂欢现象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而这一次短暂却高调的对骂浪潮中,网友们却陷失得极为迅速彻底。由此,我们的确需要对这类现象有所警惕,不要轻易被情绪操控,更不要让情绪化表达比理性思考更早占领话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