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迎合大众相比,新闻人更应靠近真相

来源:校报485期浏览次数:421发布时间:2017-12-21

(文 郭航 制图 曹媛清纯)网曝红黄蓝幼儿园出现虐童事件,引发大范围讨论。在事件成为热点初期,大众情绪较为激烈,舆论的声音几乎一边倒:对幼儿园管理乃至社会现状发出了质疑与攻讦。然而,不少被广为传播的内容是未经证实的,甚至还掺杂了“退役军人集体性侵幼童”的谣言。在这种局面下,新闻人应当保持理智、尊重事实,坚定地站在真相一边,不惜为此一定程度上违逆大众情绪。

听到“虐童”一类的新闻,公众大多是义愤填膺的。新闻人作为社会一员,有自己的善恶判断,会为这样的信息难过、激愤,甚而潸然泪下。但除此之外,他们多一重“新闻从业者”的身份,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他们所掌握的话语权比重决定了他们更加可能引导舆论、传递情绪。所以,在社会热点来临时,保持克制与清醒是新闻人的重要能力,也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之一。

在权威的调查结果或者可信的人证、物证出现之前,新闻人应当保留部分态度。比如最初曝光的虐童事件,大部分是以微信对话截图形式呈现,来源不明、容易伪造,少部分是以视频形式呈现,但说话人的身份不确定、第三方转述的可信度也一定程度上存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轻易利用手头的传媒资源进行情绪化表述是可贵的。

在逐渐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新闻环境下,传播速度有了质的飞跃,群体情绪极易形成并且时常在传播中得到乘数级的放大。许多新媒体以其时效性强、信息量小,同时观点鲜明、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众情绪,而在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中受到追捧。对此,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不能眼红、效仿。对新闻真实性的强调是所有严肃媒体的共识,新闻人应当坚定站在真相那边,先确定了信息来源的真实、可信,再在其上延伸更多的价值判断。

当然,保持这样的清醒是有代价的。在群情激愤时提出不同的观点,甚至仅仅是呼吁冷静,都有可能会触怒大众情绪而被指责。但我们应当明白,这是一种对新闻真实负责的态度,新闻人应当为事实发声,而非为某种情绪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