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部开展“我眼中的阿坝”夏季学期实践活动

来源:新闻传播学部浏览次数:588发布时间:2017-07-14

(通讯员 许可、张默) 7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的28位本科生、2位研究生,由学院副院长曾祥敏教授和赵淑萍教授带队,来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夏季学期实践活动。“我眼中的阿坝”是电视学院创新的实践课,由电视学院曹晚红、夏丽丽两位专业教师现场指导,用学生手中的镜头,纪录他们眼中的别样阿坝。

7月7日,在位于阿坝州府马尔康的长征干部学院,曾祥敏老师代表学部与长征干部学院及阿坝州广播电视台进行签约授牌仪式,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阿坝州广播电视台分别成为新闻传播学部新的“党性教育基地”和“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阿坝州委副书记项晓峰亲临签约仪式现场,代表州委进行致辞。项晓峰副书记表示,此次阿坝之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阿坝,弘扬长征精神,利用青年影像的力量宣传阿坝,传播长征精神。

在长征干部学院学习的宗旨在于“吃红军饭、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尝红军苦、唱红军歌、扬红军魂”,带队老师和同学们穿上红军服时,每一个人都仿佛变身“红军”战士,聆听老师讲述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在激情教学课堂上,他们和来自其他地区的“红军”战士一起模拟了“雪山草地,苦乐同心”的军民联欢活动。当师生大合唱《年轻的白杨》响起时,礼堂里掌声雷动;同学们朗诵的长征组诗,受到了台下观众的一致好评。

7月9日,在踏上红军长征走过的红原县时,老师和同学们克服了高原反应,感受着红军们过草地时的艰苦。红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快,环境条件极差,沼泽地更是增加了行军的困难。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的妻子刘英曾在回忆录中写道:“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在红原日干乔草地上,长征过草地纪念碑矗立着,永远铭记着这一段历史。

在距离长征过草地纪念碑不远的大草原上,一场民族音乐的盛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就是第二届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 “雅克音乐季”是当地“牦牛文化节”的衍生物,其目的是将原创音乐与阿坝“牦牛之乡”的名气相结合,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如文化、旅游的发展,并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特色音乐季第一品牌。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吸引到了迪玛希、谭维维、吉杰、降央卓玛等知名音乐人。

在7月8日至7月10日雅克音乐季的现场,观众们不仅可以观赏草原美景、享受视听盛宴,还可以观看马术竞技、品尝藏族独特的美食、感受当地的牧民生活。台下四处可见穿着民族服饰的当地群众和游客。作为阿坝州“音乐+”的全新文旅融合模式,这是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举措,更是一场给当地群众带来的藏羌彝民族音乐文化盛宴。

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 九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黄河水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黄河九曲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了著名景观。在中原地区奔腾汹涌的黄河在这里还是一条温婉平静的河流。水流清澈缓慢,蓝天白云,绿草繁花。此情此景,同学们早已沉醉于自己的拍摄创作中。

接下来,暑期实践团还将前往继承和发掘了藏医宝库的若尔盖县藏医院、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若尔盖花湖、特大震灾后重建的汶川县城、最古老的羌文化发源地——三江生态风景区。这次暑期实践活动是电视学院的一次教学实践创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也是传媒学子的必修课。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