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类似“直播成90后新游戏,大学生直播一月入账1000+”、“90后女大学生直播,引来几十万人围观”的报道时常见诸网络媒体,直播俨然已成为这个“桑田碧海须臾改”的时代的又一新宠。而这场狂欢中,被紧紧捆绑不可挣脱的,正是“90后”、“大学生”这两个标签。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周围的确不知何时起多了一些举着自拍杆,对着镜头自说自话的身影。而在我们视线不及的地方,也有我们的朋友、同学,化上精致的妆容,走进一格格“直播室”,嬉笑怒骂,成为网络世界里的“网红”。
相比较而言,大学生闲暇时间多,又有尝试“吃螃蟹”的好奇心与勇气,再加上高额回报的吸引,自然成为了职业网红外的主播生力军。但是网络直播的狂潮中顶着“大学生”身份的主播们真的有独特的表现力吗?
目前看来,大学生主播做的大多也只是聊天卖萌,好一点的唱唱歌、跳跳舞、教教化妆,与一般的网红并没有什么不同,说到底也就是靠脸吃饭。而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的过份强调反而有一种语义异变的味道。直播并没有提升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反而是在消费“大学生”这个身份。
“大学生”真正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呢?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学习研究是第一位,自由度大不代表就可以抛弃本业。而除了播音主持表演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直播中锻炼表现力,提升镜头感外,其他同学并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有也很有限。而相应的,成为一个专业主播将面临昼夜颠倒,被粉丝、收益绑架,过劳而产生厌语症等诸多问题。这将消耗大量时间,造就巨大心理压力,使学生分散精力,进而影响学业,甚至损害健康,得不偿失。
当然,利用直播与同好讨论交流,或者播报赛事活动不应该被反对,个人直播分享生活是个人选择,不应该被干涉。但是那些希望签约公司,兼职或全职的同学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你能靠什么在鱼龙混杂,乱象横生的“网红造星厂”中脱颖而出?现在你能把美貌和青春变现,但“好景不常在”,青春饭你能吃多久?单靠闲聊唱歌,你有多大的把握粉丝不会厌倦,你不会被其他更会聊、更会唱的主播挤出局呢?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大学时光是我们真正踏入社会前唯一能静下心为未来筹谋的时间了,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迷失自己。在最美好的年纪一味把自己不多的东西展开给人看,不如趁此年华好好充实自己。直播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与其被直播消费,不如让它为我们所用。与其消费青春,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资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