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东配楼是新闻传播学部办公地点,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方毅华教授经常是来得最早的老师之一。方教授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5:30起床,7:30坐校车到达学校,提前20 分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因为住得远,每天起得比较早,她微笑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会在假期的5:30自然醒来,“大概生物钟这些年已经调成这个点儿了,想睡懒觉也没办法”。对此,她颇有些无奈。
方教授把我们的采访时间定在了周三下午一点半,这是新闻学院本年度迎新开学典礼的前两个小时,也是她好不容易挤出来的私人时间。作为新闻学专业主任、教学督导组组长,她的日程通常安排得很满,除了为学生授课外,还要跟不同层次学生谈话、开题、讨论论文,处理学院的诸多事宜。她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帮助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还不时参加学校各类会议、典礼并发言,甚至连晚上都排了课程或讲座,坐地铁回到家经常都过22点了。
尽管如此,获得“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的她笑称自己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做了份内之事:“我的生活里,工作和休息是没办法明确分开的,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忙碌,是我从教二十二年的常态。对我来说,紧张的工作常常会延续到梦里,第二天有课,头天晚上常会梦见各种意外状况,或是找不到教室,或是忘带笔记本,或者就是狂奔一路却没有赶上车,生生把自己急醒了。我咨询过一些学心理学的朋友,他们说这是因为总想着上课,太过焦虑、压力太大的缘故。这应该算是爱岗敬业吧!但话又说回来,新闻学院的老师们,谁又不是这样呢?”
“做新闻是我从小的梦想”
曾经的北京广播学院,今日的中国传媒大学,可谓方毅华教授名副其实的母校,她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在这个校园里度过。1983年,方教授从新闻系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1年8月,她在省级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8年期间发表大量新闻作品并多次获得省级、中央级奖励,还发表过若干学术论文并参与主编《中国优秀广播作品文选》一书。不过她并不满足于在业界取得的这些成绩,在一线工作了几年后,她深切感受到自身知识和本领的不足,于是在忙碌的采编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复习备考,于1991年秋天考回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方教授告诉记者,自己“留校任教”还得归功于两位恩师的提携和引导。1991年,方教授刚刚以研究生的身份回到广院时,她的系主任曹璐教授和导师王振业教授就跟她谈话。两位前辈看中她在一线摸爬滚打八年的工作经验,希望她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课程教师。“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方教授引用了一句时髦的网络用语,笑着对记者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老师,来广院新闻系就是想当记者嘛。”但两位恩师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开始了耐心、细致而长期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了她。二十多年后,当她再一次回忆起这个决定时,言语之间流露出对两位恩师深深的感激之情,并决心永远以两位前辈为榜样做人、做事。她还说:“现在看我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他们身上都有些许我当年的影子。无论是从报刊还是广播电视以及网站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读到他们的报道,都感到非常自豪。我觉得做一个老师很萌、很酷、很有成就感,因为你的学生在延续你的梦想。”
说到自己和广院这几十年的缘分,方教授十分感慨。一方面,她自嘲“胸无大志”——“我不少大学同学都走上了仕途,早已是厅局级甚至省部级领导,但我从未迈出过定福庄”。另一方面,方教授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十分满意:“由于从小受到喜欢广播的父母影响,我对新闻一直有着很大的热情和兴趣,立志要做一个记者;现在,能在传媒人才的摇篮研究自己钟爱的新闻传播学,培养未来的媒体人,我觉得很快乐也很充实。”
我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平等”
从教二十余年,培养了一百余名研究生,方教授不管提起自己哪个学生,眼里都会流露出一股由衷的骄傲和温情。“我对待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认为他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给他们上课、教他们采访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与大领导、名人对话时不必胆怯,和普通百姓交流时也不能狂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也一直为方教授所恪守——上过方教授课的学生对她最多的评价就是“ 人好”“没有架子”“尊重学生”。
2015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张清霞表示方老师“非常热心”,特别乐于帮助学生。张清霞告诉记者,自己在做学院的“子牛杯”社会调查之前向方老师借了相关参考书,结果老师还主动推荐了相关专业老师给她,让她很是意外也极为感动。15级传播学的王琳也上过方老师的课,在她眼中,老师“学问研究得很深入,待人接物却很平和,是个温柔耐心的长辈。”14 级新闻学的邹超越则对方老师的口才印象深刻:“老师的课堂风格比较特别,喜欢侃侃而谈,无须讲稿,很潇洒。”方教授向记者承认自己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叫方门,里面有我在读和已经毕业的六七十个研究生,他们都喜欢叫我方方,很少喊老师,我觉得这样挺好,显得比较青春嘛!”记者翻开方教授的朋友圈,除了学院通知及学术研究,也不乏美食、美景及生活趣事,老师常会在这些图片之下和自己的学生像朋友一样地互动聊天,她潮词潮语不断,非常犀利、睿智、风趣、幽默——这可能也是老师推崇的“平等”的一种体现吧。
不过这种平等似乎在家庭问题上打了折扣。由于工作太忙,方教授一直培养女儿自立自强的品质和凡事自己打理的能力,很少干涉与协助,而她表示女儿也知道指望母亲给予太多帮助是不可能的,所以从小就很独立。值得高兴的是,方教授“散养”的女儿2015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这让方教授颇感欣慰。
尊重是我想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当记者问到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时,方教授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尊重”这个词语。在她看来,尊重是立人之本,一个老师的职责绝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才能成为媒介融合条件下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被尊重,而尊重他人要从身边做起。我们家楼下小贩、隔壁邻居、学校食堂阿姨、路边的环卫工人,包括家里的钟点工,都跟我处得特别好。”方教授家楼下有一个“收破烂儿”的老人,生活较为窘迫,方教授常常把家里的废纸板理得整整齐齐送给老人。有时候看老人没吃饭,也会买来热包子、烙饼送到他手里。方教授表示这对于自己只是“举手之劳”,“熟悉了以后,那个老人每次看见我也会微笑打招呼,这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帮助他人已经成为方教授的一个习惯,做公益、做慈善也是她生活中的常事。近些年,她为新闻学院一位患病学生默默捐款数千元,为新闻学院患病老师捐款多次,还曾为母亲水窖、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积极捐款、缴纳特殊党费等等,为灾区重建做出了一份贡献。当记者谈到这些事,方教授显得很淡然,她一再强调“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
的确,“没什么特别”是方教授在采访过程中说得最多的话,她多次表示自己“只是个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甚至还主动暴露自己“吃货”“睡懒觉”“不爱运动”的种种毛病,那份童心未泯的神情让记者忍俊不禁。实际上,方老师温柔娴静的外表下,隐藏着那份一直不变的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她说:“这些年,我不是没有考虑过别变现更快的职业,但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我很满意这些年的校园生活,一方面,靠自己的爱好赚钱养家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另一方面,人活着必须要有些情怀。能在这样喧嚣的时代守住初心,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那天的采访之后,记者和方教授又有过几次线上的交流。微信聊天中,老师用得最多的就是露齿微笑的可爱表情,这也和大家心目中她乐观又坚韧的形象非常契合。敬业、博学、宽容、善良,这是方教授对自己终生的要求,也大概就是师德的核心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