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又名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女性专用的神秘文字。它的存在,是中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奇特现象,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然而,现代人们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朵语言庭院中的奇葩由于缺少必要的关注和呵护,几近凋零。
缘起:是“好奇”,也是“使命感”
让孙秋月、陈媛媛和邱哲文等一行人对女书产生兴趣的,是央视的一则介绍女书的新闻。这种仅流传于湖南江永县及其周边并只在当地女性中间传播的神秘文字,极大地引起了这一行五人的好奇。而对女书文化研究与传播的现状之“惨淡”,更坚定了他们对女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决心。
于是他们确定了自己的大创课题——“女书文化的传播现状及创新研究策略探究”。
在众多优秀的项目中脱颖而出,申报国家级的大创项目,无疑是艰难的。“十七个项目,七个国家级,具体的申报过程就是写资料和答辩,没啥特殊的。”团队的主要成员,13汉语言(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孙秋月轻描淡写地向记者描述着申报大创项目的过程。然而记者从另一位组员邱哲文那里了解到——那份简单的项目书,他们改了四五遍,而那简单的答辩稿和PPT,也至少修改了五六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女书小组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与湖南永江县政府取得联系并获得支持。
然而不管多么辛苦,“心里始终有一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孙秋月说。
实践经历:苦涩与甜蜜并存
暑假一开始,女书小组便辗转来到了女书文化的发源地——湖南江永县。尽管来之前做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但实地考察的艰难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只有五天四夜考察时间的女书小组必须要抓紧时间在街头进行问卷调查,从上午十点工作到下午五点。那是南方最热的时节,发一天问卷下来,几乎要中暑。由于交通不便,班车数量有限,一次错过班车的几人只能步行去火车站搭班车。好在路上遇到好心人载他们到火车站,走到明亮处才发现腿上早已经是密密麻麻的蚊虫叮咬的包。
小组成员和女书传人胡美月老师合影
然而条件的艰苦并不是实践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由于江永当地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年纪大点的老人都不识字,然而皇冠比分网:女书的奥秘却正有可能掌握在这一代人的手里,小组成员们只能把问卷上的题逐字逐句地念给他们听。听不懂当地方言,他们只能艰难地捕捉着老人们回答中的“A、B”等字母选项,完成问卷。更令人难受的是,由于存在某种利益冲突,部分当地人会态度恶劣地拒绝问卷,并毫不留情地给女书小组“泼冷水”。
“但发问卷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甜蜜的回忆的!”孙秋月强调。在调查买橘子和买糖果果冻的摊主后,他们常常收到“甜蜜”的回馈。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下,小组一行人来到一处民居,主人奶奶为女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顿十分可口的饭菜,还教她们唱了原汁原味的女书歌谣。临走时,小组成员执意留下饭钱,这反倒让老奶奶有些不知所措。不同于现在城市周边十分商业化的农家乐,在当地的文化里,留下客人吃饭是不应该要报酬的,这让女书小组切身体会到了当地民风之淳朴。
“这是一种需要活态传承的文化”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女性专用的神秘文字。
这是新闻和网络上对于女书笼统的介绍,也是最初引起女书小组研究兴趣的源头。然而真正到实地勘察之后,他们才更深地感受到了女书文化的魅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去实地探访,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触与震撼,而绝不是从书上得来的那种平面的、苍白地感受。在各种形式的女书文化中,孙秋月最喜欢的是女书歌谣,她说道:“女书歌谣的那种原生态唱腔特别干净,感觉可以直接进入你的大脑里,震动你的神经。我曾听过并学过一段女书歌谣,当陌生的语言从你嘴里发出来的时候,那种感受奇妙极了。这种文化有着奇特的美感,应该去活态传承它。”
小组成员和胡美月老师学写女书文字,图为女书歌谣:四字女经
然而在深入了解女书后,他们更认识到女书文化的惨淡发展现状。事实上,我国还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处于相同的境地——了解的人不多,相关研究较少,产业化程度也不高。如何运用诸如“大创计划”等优势条件将更多相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去,依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