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会议开始还有两个小时,鞠萍姐姐已经在会场忙活了起来。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会场,她也参与其中,一会比量话筒的最佳角度,一会调整座椅的合适距离,一刻不得闲。终于排好桌椅,她站在话筒前,以讲话者的姿势试了试,随后满意地离开去吃午餐。
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准备妥当,坐在贵宾室里,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聊着天。不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见到她的第一反应大都是亲切地叫她“鞠萍姐姐”,因为她在荧幕上塑造的声音甜美、自然活泼的形象深入人心。她调侃自己:“我是一月份的生日,刚刚过五十,不叫阿姨也得叫‘鞠萍奶奶’喽。”
自从18岁因机缘进入央视以来,从每周30分钟、十年不间断的《七巧板》,到深受好评的品牌节目《鞠萍姐姐讲故事》,再到近几年的《大手牵小手》,32年间,鞠萍姐姐的节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她也曾多次荣获“金话筒”奖。2015年,五十岁的她再次当选“十佳主持人”。获得再多的荣誉,也比不过观众的认可。在与小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里,鞠萍姐姐收到了很多来信,她自豪地说:“每一封写给我的信我都看过,有一半回复过。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160封信。我家里近60个文件袋的观众来信是我最珍重的宝贝,它们胜过我得过的所有荣誉,因为这是小观众对我的爱。”
鞠萍姐姐是幼师毕业,常年又与孩子们在一起,在她的身上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纯真和童心。面对采访镜头,她娴熟自如,亲切大方,仿佛又回到了主持节目的屏幕前。她以讲故事般的口吻,时而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着自己的经历:“我十岁开始唱歌,最早的梦想是当舞蹈演员,但是腿不够长也不够直,所以就没实现这个梦想。1984年11月,我从幼儿师范专业毕业。央视的主任要从幼师中选拔儿童节目的主持人,我经过试镜,很幸运地进入了央视。我1984年第一次出镜,当时还是北京幼儿师范中专生的我借了别的老师的裙子就上去了。”进入电视台后,鞠萍姐姐还在广院“充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学习,用她的话说就是“无证不能上岗”。
经过不断地锻炼和摸索,她也总结出儿童主持人应具备的特点,那就是:一颗爱心,一颗童心和一份耐心。她认为爱心体现在爱孩子、爱工作上;时刻保持童心,保持新鲜感,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做事情也不要见异思迁,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实,不仅仅是主持人,鞠萍姐姐在很多领域也做到了这些。
1995年,她担任《大风车》栏目制片人、责任主编之一;2003 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她担任《小甲A 六一足球赛》、《全国少儿戏曲大赛》等众多节目的制片人;2010 年,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电视台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台机关党委委员。她还出版过《萍聚》等书籍,并且在《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为“围裙妈妈”配音。鞠萍姐姐也是《安徒生在中国》的形象大使,在丹麦的有声童话博物馆里,还存有当时怀有身孕的她亲自录制的184篇童话故事。
而她一直以来也默默关注着妇女儿童事业,在2012年5 月,她投标创办了少儿频道公益栏目《大手牵小手》。在该栏目中,主持人们不畏条件艰苦,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在《爱在阳光下——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孩子》节目中,她与三位主持人和艾滋孤儿生活了三天,以此号召人们反对歧视,关爱艾滋病儿童。鞠萍姐姐始终心系儿童,她用甜美的声音和动听的故事陪伴了孩子们的童年,也用无限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给予了孩子们温暖。她表示公益栏目《大手牵小手》将是她新的舞台,“我会扎根在妇女儿童事业中,爱的脚步不会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