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张芊:艺考不易考

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次数:923发布时间:2016-03-08

二、三月份,我国又迎来了艺考大军的“作战月”。春节过后,各大艺术类院校陆续开启艺术类专业校考。尽管从2015年开始,我国艺考政策全面收紧,但“艺考热”仍连年不退,报考人数不断攀升。今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例甚至高达170∶1,可谓真正的百里挑一。与艺考热度相对应的,是新一轮艺考改革的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着重强调要提高文化课成绩在艺术类专业录取中的比重。从今年各大重点院校的艺考内容看,对艺术功底和文化素质的综合考查成为艺考的大趋势。

人们不禁发问,当艺考不再易考,为何艺考大军依然逐年壮大呢?究其原因,还是艺术类考试招录的特殊性所致。长久以来,艺考被视为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似乎学一点特长就能跨越低分数线进入理想的大学。连年不断的“艺考热”催生出大量的“艺考速成品”,让本该绽放艺术风采、验收艺术学习成果的艺考,成为一部分人高考投机的“偏门”。即使连年遭遇“艺考最难年”,也挡不住学生及家长对“艺考试一试,不试白不试”理念的追逐。对艺考的盲目选择造成艺术基础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很多抱着投机心理的学生即使通过艺考进入大学,也因为学艺不精,早早放弃了专业学习,这对个人学习精力和社会教育资源都是极大的浪费。

“艺考热”不断发酵,也促使很多高校争相开设热门艺术专业。以近两年热门的播音主持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其中不乏一些纯理工科院校,专业设置和教育环境往往不达标。热门专业一窝蜂式地上马直接造成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无法在本专业领域找到合适工作。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榜上有名。而与艺术专业就业难相对应的,是我国兴旺发展的文化艺术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这一吊诡现象,说明目前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位于艺术教育核心位置的高校必须积极适应教育新形势,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双管齐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对接艺术行业的需求,提高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求。

无论是教育部新一轮的改革、各省份统考的调整,还是各高校在艺考中的探索,都传递出同一个信号,那就是艺考招生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今年将艺术类考试由两次扩展为三次,在文学系、导演系等初试中增加了综合知识的考核力度。中国传媒大学在艺术类笔试中加入了数学科目,在音乐表演等专业面试中增加了综合素质的考核项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艺考中,艺术特长、文化水平、创新思维等都将作为考核内容,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将会受到青睐。

面临艺考不再易考的情况,学生和家长应从对艺考的狂热追逐之中回归理性,冷静思考。艺术绝不是某些人眼中进入大学的捷径。它本是一份神圣的事业和伟大的理想,需要一个人付出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和追求。那些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学生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是自己的辛勤努力和家庭多年的巨大付出。所以,对于艺术专业的选择应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家庭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也要对未来就业状况进行理性判断。即使选择了艺考,我们也建议艺考生在备战专业考试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文化课成绩,这样方能顺利走过高考“独木桥”,而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艺考变难了,表面看是难为了艺考生们,实际上却是对艺术类专业学习和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开展的良性引导,对教育学习资源的优化调整起到指示明灯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应积极应对,明确发展目标,切勿随波逐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