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从家庭迈向社会:学生在大学要收获什么?
主持人简介:马陆亭,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工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发展战略与管理政策。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光明日报》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专家组成员。参加国家政策调研任务、规划编制、文件起草及主持重点研究课题多项,包括中国制造2025《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编制等。出版学术著作(含合作)1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获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及优秀图书奖十余项。
讲座提要:围绕大学生要在大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一主题,讲座从懂得大学、认知社会、结构化成才、多元化体验等四个方面谈起,探讨何为“大学”、怎样才能成才、什么是结构化成才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把握成才的基本路径和规律。
讲座时间: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8:00—20:00
第九讲 国家形象的维度及其测量问题
主讲人简介:文春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兼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品牌、国家形象和对外传播。出版著作8部、中文学术论文23篇、外文学术论文8篇,每年均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两篇学术研究成果。主持中宣部《中国影视节目喀尔喀蒙古语译配项目调研评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中国剧场”播出效果评估与竞争力提升策略》、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形象研究》等科研项目18项。2018年获国际区域品牌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
讲座提要:在不同语境和视角下,国家形象被看作是媒体呈现、品牌联想、刻板印象、国家实力、身份认同等。讲座从三个方面探讨国家形象及其测量问题:一、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国家形象及其本质纷争在认识论层面上的差异;二、对国家形象概念、本质及其形成维度进行回溯和辨析;三、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回答国家形象的构成维度;四、剖析国内外主要国家形象指标体系在底层逻辑、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上的差异。
讲座时间: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18:00—20:00
第十讲 新媒体时代中国动画发展的思考
主讲人简介:黄心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维动画设计界权威教授,美国Discreet公司中国首席讲师, 国内顶级的3DSMAX应用培训专家,从事3DSMAX设计及研究工作,编著出版了多本3DSMAX动画设计认证教材,制作多部大型动画作品。
讲座提要:在梳理中国计算机动画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大数据、5G、量子计算、实时渲染、元宇宙等热点技术和应用,探讨新文科、新工科背景下动画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讲座时间: 2021年11月23日(星期二)18:00—20:00
第十一讲 工程、工程师和工程教育
主讲人简介:雷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教育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工程院北航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负责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讲座提要:科学、技术、工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工程师职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工程教育模式?围绕上述几个问题,着重探讨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引导学生了解工程的一般流程、工程师职业发展和工程师文化的基本特点,逐步具备基本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
讲座时间:2021年11月30日(星期二)18:00—20:00
系列讲座主持人简介:王景枝,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传媒教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等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在《光明日报》《外国教育研究》等国家级媒体和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专著一部。
讲座地点: 中国传媒大学48号楼A807
主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资助单位: Eurasia Foundation
特别鸣谢: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将系列讲座列入“通识教育拓展课”(课程编号1131020342)